香港是一座現代與傳統兼容並蓄的地區,
但我們對於舊時的香港都不熟悉,
透過藝術家還原當年的時空,
帶領我們穿越香港古今。
除了「改變」,世界上沒有永恆到不能改變的事物。
每一座城市都是如此,比如香港。
那些存在於人們心中的老房子逐漸被高樓大廈代替,
特色十足的小店也不見了,街頭到處都是亮麗的連鎖店。
普通人只能通過回憶懷念過去的時光,
藝術家們卻創造了超逼真的微縮模型,
用特別的方式重現了曾經的生活。
▼過年時的許願樹:
傳說能夠成功拋寶碟上許願樹,願望就會成真。
人們紛紛嘗試,但2005年時許願樹不勝負荷,
一條支幹斷裂,百年大樹瀕臨死亡。
香港政府無奈,禁止民眾向許願樹拋寶碟。
林村村民擺放了一棵塑膠許願樹,
希望大家能夠享受拋寶碟的樂趣。
▼唐樓:
所謂唐樓,就是給唐人(華人)住的樓房。
這種樓房在19世紀中後期到1960年代很盛行。
唐樓只有幾層樓高,地下是商鋪、上面是住宅。
這種樓環境不好,通常是幾戶人家共用廚房、廁所。
▼零食架:
這些放滿零食小吃的鐵架子,
是很多香港人童年的回憶。
除了到這裡買日用品,
街坊鄰居也會聚集起來談天說地、聯絡感情。
▼報紙檔:
因為紙媒日漸沒落,曾經隨處可見的報紙檔也隨之凋零。
1990年代是紙業的黃金年代,
全港有逾2000檔報紙檔,現在只剩約四百檔。
▼木屋區:
二戰後,很多大陸移民湧至香港。
他們無家可歸,身無分文,只能自行搭建木屋居住。
1983年時,颱風愛倫襲港,
位於香港島西邊摩星嶺的木屋區遭遇泥石流,
一名消防人員救災時不幸殉職,
後來港英政府決定拆掉那裡的木屋區。
▼戶外遊樂場:
這是1970年代香港很常見的情景。
高高的鐵製滑梯、沒有鋪設安全物料的硬地、沒有家長看顧的兒童,
組成了別樣的風景。
▼大坑舞火龍:
這種傳統的火龍舞歷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1880年。
傳說中,大坑村曾經歷一場風災,後來出現了一條巨大的蟒蛇。
村民殺死蟒蛇後,牠的屍體離奇消失,隨後村內爆發瘟疫。
菩薩向村中長老報夢指,只要村民用禾草扎出一條龍,
在草龍上插滿香枝,在中秋節那天巡遊火龍,就能驅除瘟疫。
村民們照做後,瘟疫果然不再蔓延。
從那之後,中秋節「舞火龍」的傳統就保留了下來。
▼徙置區:
1953年聖誕夜,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火災,導致五萬人失去家園。
這些徙置區就是香港的第一代公共房屋。
▼花墟:
香港寸土寸金,很少有人擁有自己的花園,卻能在家中擺放盆栽。
特別是過年期間,很多人會到花墟買年花,討討吉利。
▼搭棚:
香港很多摩天大廈是通過「搭棚」這種方式興建的。
「搭棚」使用的材料是竹子,非常環保,彈性十足。
這種古老的建築技術,在其他地方絶無僅有。
為確保安全,香港政府對竹棚的應用發出指引,工人必須領取牌照。
▼香港電影:
香港曾被稱為「東方好萊塢」,1990年代初,香港電影非常夯。
在電視、網路出現之前,民眾很喜歡到戲院看電影,
不過近年香港電影業陷入衰退。
對現在的年輕人和觀光客而言,
這樣的香港非常陌生。
藝術家們用微縮模型複製了當年的街景,
讓我們彷彿身歷其境,
回到當年的懷舊時空。